太和论坛_太和在线

 找回密码
 新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一键登录

查看: 368235|回复: 0

春游江淮请您来丨太和县传统节日“二月二龙抬头”民俗非遗文化展演

[复制链接]
太和旅游发布 发表于 2021-4-8 17:35: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IP未知
w1.jpg

w2.jpg

w3.jpg









龙抬头

民俗非遗文化展演

w4.jpg

w5.jpg

w6.jpg







w7.jpg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社会发展进步的载体,它凝结了民族智慧、体现着民族精神,所以,它在进行公民爱国主义教育、道德教育、养成社会规范、培育良好的风尚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w8.jpg

花挑、花车、旱船



同欢共庆二月二,万物复苏龙抬头。

和风弄韵歌声起,秒曲融诗笑语频。

w10.jpg

w11.jpg

w12.jpg

w13.jpg

由细阳锣鼓传习所带来的《花挑、花车、旱船》拉开了“二月二龙抬头,太和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展示”的序幕。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智慧的结晶、生命的机型,是人类永恒的精神家园,天下最美妙的图画、不能再现其美丽,天下最有力的词汇,不能传达其深远。



舞  龙



二月二龙抬头象征着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每年的此时,大地返青,春耕从南到北陆续开始,因此,二月二又被称为“春耕节”、农事节,是汉族民间传统节日。

二月二,龙抬头是一个吉祥的日子,为取吉利,这一天民间饮食多以龙为名,如“吃龙眼”、“扶龙须”、“给孩子剪头发”等等,这些习俗寄托了人们祁龙赐福,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美好愿望。

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源泉,而舞龙的流传也则是中华民族光辉历史的一部分。

w16.jpg



水调歌头



太和清音,历史悠久。因其唱腔优美,曲调清丽,听来婉转柔和,令人清心舒怀,给人一种美的享受,故名“清音”。使人的精神境界受到陶冶和升华,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文学价值。被列为安徽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13年成立了太和县清音协会。太和清音有了长足发展,清音传统经典曲目得到系统整理和发掘,并新创一批具有时代气息的清音曲目。清音新秀不断涌现,太和清音将唱响皖北,唱响安徽,唱响中国。

w19.jpg



庆胜利



坟台镇是远近闻名的文化名镇,这里的唢呐艺术源远流长,有六百多年的历史,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历代盛行不衰,艺术水平声名远播。目前,太和唢呐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坟台唢呐也被各级媒体誉为“吹着唢呐奔小康”。

w22.jpg



总书记关怀暖人心



大鼓书,是一种说唱兼有的传统曲艺艺术。演唱者一手敲鼓、一手夹板,配合唱腔、道白,节奏和谐,演唱者唱一段说一段,还伴有动作表情。

w25.jpg



武当太极神韵



充满着爱,充满着文明礼仪,这便是我们中华民族。一个古老的民族,传承着他所特有的东西。开、合、发:以柔克刚,以静制动,无形似有形。两仪分三才,三才显四象,四象变八卦,此阴阳之理,变化莫测,这就是太极拳的艺术魅力,太极拳也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w28.jpg



一堂生动的法制课



琴书是一种中国民间艺术。曲艺中的琴书,因演唱时用扬琴为主要伴奏乐器而得名。琴书的表现形式不一,有一人立唱,两人或多人坐唱或走唱,也有分角色拆唱。唱词也根据其乐曲,有七字句、十字句和长短句之分。有说有唱,一般以唱为主,以说为辅。伴奏乐器除扬琴之外,也兼用三弦、二胡、筝、坠胡等。

w31.jpg



剪影风华



太和地处黄淮平原腹地,剪纸艺术在我县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随着民间艺术的不断发展,剪纸艺术在民间广为流传。这里的剪纸尤以花卉、飞鸟为题材,烘托吉祥气氛,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细阳刺绣源于宫廷,发展于民间,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细阳刺绣既有粤绣的富丽堂皇,蜀绣的细腻,京绣的端庄,苏绣的秀丽与妩媚,又有汴绣的粗犷与古朴。2010年,细阳刺绣被列入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太和,素有中国书画之乡之美名,传统的手工艺在我县不仅得到了传承,更是被发扬光大。

w34.jpg



郭举埋儿



坠子是一种比较独特的曲艺形式,俗称“坠子书”因用坠子弦伴奏而得名。使用和南方音说唱表演,以唱为主,唱中夹说。

w37.jpg



舞 狮



瑞狮欢舞歌盛世,龙腾舞狮送吉祥

雄狮竞舞中华志,骏马奔腾民族风。太和狮子灯是一种历史悠久的传统民俗舞蹈,迄今已有一百多年历史。因舞狮子演员武功扎实,能表演高难度技巧,东关演出的狮子灯广受欢迎。于2008年被批准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w40.jpg

民俗非遗文化展演

太和的非遗项目“旧县麻糖”、“黄家麻糊”、“坟台丸子”、“万泰永”糕点等当地百姓耳熟能详的知名小吃让前来观看的群众情不自禁的流下口水,“葫芦烙画”、“细阳刺绣”和“砂雕”等这些具有地方特色的艺术作品。







w41.jpg

w42.jpg

w43.jpg







w44.jpg





w45.jpg

w46.jpg















w49.jpg

w50.jpg















w53.jpg

w54.jpg





















w57.jpg

w58.jpg



















w61.jpg

w62.jpg















w65.jpg

w66.jpg

















w69.jpg

w70.jpg





















w73.jpg

w74.jpg
*滑块验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新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将意见发给我们
  • 通过email将您的想法和建议发给我们

    编辑部:162219116@qq.com

联系我们
  • 联系电话:0558-8390009

    官方客服QQ:162219116

移动客户端下载
扫二维码关注我们

QQ| 手机客户端|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太和在线 ( 皖ICP备11016888号 )

Copyright © 2010-2015 www.taihe.tv 技术支持:锐达科技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