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和旅游发布 发表于 2021-4-8 08:30:52

春游江淮请您来|太和文庙穿越时光七百年






  我们每个人对自己悠久历史的故园都有一份热爱,太和人独特的文化传承,提高了太和城市的知名度,太和文庙成为增添太和城市魅力最好的“化妆品”。太和县重视对文物的保护,充分发挥了传承历史文化的“基因”作用,让太和文庙所承载的历史文化在今天熠熠生辉。据《太和县志》记载:太和文庙位于安徽省太和县城关镇黉学街35号,占地面积4620平方米,折7亩,为元大德八年(公元1304年),达鲁花赤(元县官)李英创建。战乱破损,明洪武五年(1372年)重新修建,面阔5间20米,进深10米,为单檐歇山顶,琉璃瓦面,抬梁式与穿斗式相结合的木构宫殿式建筑,具有南北风格相结合的特征,是木橼架台梁大殿式建筑,房顶琉璃瓦,屋脊有套兽,四角飞檐,宏伟壮观,迄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1985年,经中国社会科学古建筑专家张驭寰教授鉴定,太和文庙大成殿是皖北地区独存的一座元末明初建筑,是宝贵的文化遗产,有很高的史学和艺术价值。同时又是安徽省规模最大,保护最完好的文庙建筑之一,具有极高的文物考古研究价值。1986年,经安徽省人民政府皖政字(1986)051号文件公布为省级文物重点保护单位。按照上级要求,现正积极争取国家级文物重点保护单位。



  太和文庙以大成殿为中心、南北成中轴线对称布局。南北依次有万仞宫墙、魁楼、棂星门、泮池、泮桥、戟门、名宦祠、乡贤祠、大成殿、明伦堂、尊经阁。东侧有兴贤坊、文昌阁、训导宅、进德斋、崇圣祠等,西侧有育才坊、省牲所、修业斋、敬一亭、射圃亭等。并有东西廊厢多间。但在距今700多年的历史风雨中,屡遭战乱兵匪的践踏,屡修屡毁,其建筑越来越少,规模逐渐缩小。直到清代乾隆年间,才一度中兴,重建如初。但从此毁多修少,时至上世纪80年代初,仅存破残不堪的大成殿和崇圣祠了。

  据史料和文庙大成殿大脊史板记载,明正统九年知县李士伧,康熙七年知县陈虞化,乾隆十二年知县陈安,乾隆四十二年知县宋丁奇,同治七年知县胡嘉槐,光绪二十五年知县高赞善,宣统三年县事廖昌彝等人,均募捐集。



  太和文庙与太和公园相邻,太和文庙正门悬挂“太和元气”四个大字的牌匾,门前的广场就是文庙广场,有高大的牌坊。院内有庙宇设施。民国《太和县志》记载,文庙的主要建筑有下马碑、“太和元气”牌坊、万仞宫墙(红照壁)、棂星门楼、泮池、泮桥、大成殿、尊经阁、东西厢房等,是以大成殿为中心,以南北中心线为对称轴的宫殿式建筑群。现在的文庙不仅被包围在高耸的楼群之中,而且在增建文庙广场时,在广场中轴线上放上了一个至今即便是太和人也大多看不明白、被称为“磨捉子”(方言:堵磨眼用的工具)的、等比例放大若干倍的太和出土文物“汉砚”复原石雕,据说欲以此来彰显“书画艺术之乡”丰厚的文化底蕴。



  明清两代,学童首先得换上学服,拜笔、入泮池、跨壁桥,然后上大成殿,拜孔子,行入学礼,方算正式学生。从元气坊经大成门步入文庙,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碧水荡漾的泮池。据说古时每个来求学的读书人,都要先经过这个半月形池塘。那时候,学子进入文庙拜了孔子后称“入泮”。如果中了“秀才”,就要绕池三周,而后举行谢师宴;中了“举人”,则搭一灯笼桥,从桥上走过,取登“龙门”谐音之意。学子们也把泮池称为“学海”,勉励自己苦读。涉越泮池,左右有东西两廊。古时,东廊奉祀的是历朝历代备受地方民众爱戴的父母官,西廊作为乡贤祠来纪念民间贤达。如今,虽已不见当初模样,但两廊展出的文物图片及长廊碑刻,仿若无声诉说着光阴流逝。



  走过泮桥,从石板路拾级而上,看到的高大建筑就是文庙正殿——大成殿,因赞扬孔子到了集古圣先贤之大成的至高境界而命名。重檐歇山顶造型,殿顶琉璃瓦亮,屋脊有套兽活灵活现,四角飞檐气宇轩昂。殿内,汉白玉孔子像十分高大,上悬的“万世师表”、“斯文在兹”等多块匾额,彰显出厚重的人文气息。相比于大成殿,其后方的藏经阁已成为一个相对封闭的领域。看着四处堆放的青瓦灰砖,藏经阁曾经的气宇轩昂仿佛变了模样。或许只有在殿内精美的壁画中,依稀可以找到当初学风蔚然的场面。大型壁画《七十二贤图》,实际上是画了七十三人,虽然没有在名称里边加入孔子,但孔子确在其中。所绘的佛像极其传神,在前人绘画的基础上自成一派。



  清朝末年,遍布大江南北的大约一千六百座文庙,现在留存下来近三百多座,安徽大概有20多座,太和文庙便是其一。太和文庙,昭示着崇文、重教、尊师、家国等传统理念,700多年来,早已注入了太和人的文化基因里,融进了太和人的文化品格之中。太和文庙就座落在太和中学和太和一中两所省示范高中之间,相距太和文庙不到300米。文化昌盛,尊师重教蔚然成风,每年高考省、市状元不断。开学前夕或高考前夕,一些学生在家长的带领下,走进太和文庙,虔诚地拜谒圣人孔子,祈求学业顺利。虽然带有迷信氛围,但他们崇尚孔子的精神可佳。有位诗人这样写道:“太和胜境合欢红,几缕青烟上碧空。或是一年高考近,有人来此拜春风。”

  据史料记载,太和文庙大成殿,又名黉殿,亦称圣人殿。位于太和县城小南门与大南门之间路北处。此殿始建于元代,后毁于战火。明洪武五年(1372年)重建。现存建筑仍保存元代建筑风格。大成殿为砖木结构,座北向南,单檐歇山顶,底部是约高0.8米的方形台基,殿平面为长方形,面阔5间,进深4间,建筑面积214平方米。其木结构采用梁架式与穿斗式相结合的式样,体现了南北方建筑风格相融合的特点。整个大殿使用了26根立柱,柱下用石础。门额上涂丹朱,梁枋有彩绘,虽大部分已剥落,仍可窥见该建筑昔日风采。



  1990年太和县委、县政府开始对文庙大成殿进行落架大修。1992年,文庙一期修复工程竣工验收,新建和修复了大门、泮池、泮桥、月台、大成殿。大成殿雕有汉白玉孔子像一尊,像上悬挂“万世师表、“斯文在兹”、“德侔天地”、“道贯古今”等多块匾额。金柱分别挂有“先知先觉为万古伦常立极”、“至诚至圣与两间功化同流”、“德冠生民溯地辟天开咸尊首出”、“道隆群圣统金声玉振共仰大成”等楹联。殿前月台、栏板、御路系白色汉白玉石雕,御路雕有二龙戏珠,栩栩如生。2009年,文庙二期修复工程工程竣工验收,并逐步投入使用。二期工程历时两年,总建筑面积2200平方米,县政府投资560多万元,新建和修复了大门、泮池、泮桥、尊经阁、东西厢房、廊房、围墙、西侧门面房,整修了地面,进行了绿化,东西廊房镶嵌了太和书法名家的作品碑刻,大成殿、尊经阁内绘制了孔子为主题的壁画。文庙二期工程整体建筑与文庙广场、太和公园有机的连为一体,为弘扬传统文化、见证历史、宣传太和将产生积极影响。为保护太和文庙这座古建筑,2016年6月,太和县对文庙主体建筑大成殿进行修缮,此次文庙主体建筑大成殿修缮工程,大致分为大成殿修缮、附属建筑维修及美化工程,当年9月1日前投入使用。

  太和文庙深深地刻在太和人的心中,见证一段难忘的历史岁月。纵观太和县几千年历史,文人迭起、名人辈出,这与太和长期以来“尊儒重学”是分不开的,文庙恰恰正是太和悠久历史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作为一种文化遗存,折射出中国历史文化的灿烂辉煌。不能让太和文庙在历史的漠视下悄然失传,保护好太和文庙,对于传载传统文明具有所不能替代的历史意义。太和文庙既是社会共享的文化资源,也是太和人传承和保护的成果。共同传承和保护太和文庙也是太和人的职责所在。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春游江淮请您来|太和文庙穿越时光七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