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列兹曼 发表于 2016-7-26 14:29:05

阜城“热点”实测:最高温度超50℃

昨日,阜城的国家气象观测站最高观测气温为36℃。不少市民提出疑问:在路上走一两分钟就汗流浃背,气温应该不低于40℃,气象台发布的气温为何比自己感觉到的温度好像要低呢?
      昨日,颍州晚报记者带着温度计,实测了我市几个点的温度。其中,最高温度超过50℃。

记者实测

探访地点:香港财富广场门前
时间:13:00
地面温度:45℃
   颍州晚报记者先把温度计拿在手上,面对阳光直射测量室外气温,不到3分钟显示温度为41℃。再将温度计放在香港财富广场门前的地面上约7分钟,显示地面温度近45℃。
   颍州晚报记者在此看到,行人稀少,即使有人在行走,也是步履匆匆,走得很快。
探访地点:颍州路与人民路交叉口天桥
时间:13:25
地面温度:49℃
      13时25分,颍州晚报记者来到天桥上,白晃晃的阳光照得人几乎睁不开眼,明显感到脚底很烫。天气凉爽的时候,这里有很多人来来往往。而此时,很少看到行人。颍州晚报记者将温度计放在天桥的路面上,五分钟不到,温度就迅速上升到了49℃。
      颍州晚报记者随后把温度计拿到天桥下,用手拿着,温度显示为46℃。

探访地点:文峰公园
时间:13:52
地面温度:超过50℃
      随后,颍州晚报记者来到文峰公园。经用温度计实地测量发现,温度计的黑色指针突破了50℃的最高标志,根据超出的刻度估算,约为52℃。
      公园内很安静,偶尔有一两个行人沿着道路两侧的树阴从公园内走过。

探访地点:无空调公交车内
时间:14:34
温度:40℃
      这么热的天,无空调公交车内有多热?颍州晚报记者乘坐了没有空调的11路公交车。车上,除了驾驶员和颍州晚报记者,没有其他人。过了两站路,颍州晚报记者看了一下拿在手上的温度计,显示为40℃。
      下车后,颍州晚报记者将温度计放在停放在太阳下的一辆黑色小轿车上,指针很快突破了50℃的最高标志,约为62℃。

专业人士答疑


      为什么在市区活动时感觉气温明显高于气象部门预报的温度。带着疑问,颍州晚报记者采访了市气象台值班预报员。

疑问一:气温数据是怎么来的?
      答:每天,市民收到的气象信息,大多是由阜阳市气象台监测的。最初,阜阳市只有6个国家气象观测站,分布在阜城及5个县(市)。现在,我市区域气象观测站已有169个,实现了气象观测站乡镇全覆盖。
阜城的国家气象观测站,设在阜阳市飞机场内。根据世界气象组织相关规定,气象观测点周边应平坦开阔,离人群、市区尽量远,以避免人为和建筑的干扰,确保监测数据的精确度。
      气象台播报的最高气温,是综合所有气象观测站的数据。其中,如果有三分之一及以上气象观测站显示最高气温达到某个高温值,则这个值就为阜阳当时的最高气温。

疑问二:预报气温为何比城区温度低?
      答:气象台测量和预报的是相关区域特定时间的气温,这与在闹市区用温度计测量的温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气象台报告的温度是离地面1.5米高的百叶箱(测量设备)的温度,这个温度比地面温度至少要低2℃左右。气象台的这种测量方法是全球一致的。
      另外,在中心城区,市民往往感觉气温比预报气温偏高,主要是因为城市热岛效应导致,这是指城市地区整体或局部温度高于周围地区,温度较高的城市地区被温度较低的郊区所包围或部分包围,就像突出海面的岛屿。由于这种岛屿代表高温的城区,所以被称为“城市热岛效应”。

疑问三:高温预警是什么意思?
   答:高温预警信号分三级,分别以黄色、橙色、红色表示。
      高温黄色预警信号标准是连续三天日最高气温在35℃以上。在这种高温条件下作业和白天需要长时间进行户外露天作业的人员,应当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高温橙色预警信号标准是24小时内最高气温升至37℃以上。在这种情况下,有关部门和单位应当注意防范因用电量过高,以及电线、变压器等电力负载过大而引发的火灾。
       高温红色预警信号标准是24小时内最高气温升至40℃以上,在这种情况下,户外露天作业应该停止(除特殊行业外)。


花小祸 发表于 2016-7-26 16:34:03

这种天气实在是太热了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阜城“热点”实测:最高温度超50℃